很多家長都和喬伊老師說,自從孩子上了初中,和他們的關係變得越來越遠,不再像過去一樣粘著父母,不再和父母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,更不像過去一樣對自己言聽計從了。曾經他們覺得父母就是自己的天和地一樣,只要是爸爸媽媽說的,他們的特別堅定的相信,可是自從孩子長到十一二歲,他們對父母的看法變得置若罔聞,充滿質疑。
因為從十一二歲開始,他們轉而試圖在同齡人那裡去尋找歸屬感和價值感,不再是父母了。對於父母而言,我們不免心酸,孩子們再也不是我們的「小尾巴」了,他們開始笨拙地掙脫我們的懷抱,充滿懷疑的看了我們一眼,然後轉身遠去。
爸媽們首先要一定要剋制住自己的掌控欲,學會理解孩子從現在起開始經歷一個重要的個性化過程,他們在探索,自己到底是誰,他們開始劃分與父母之間的「邊界」,然後質疑父母的觀念和做法,他們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從父母的影子里獨立出來。
更糟的是,在10歲-20歲之間,大腦的額葉前部皮層會迅速發育,這會使孩子們常常把周圍其他人正常語言和行為誤解為挑釁行為,這就使這個階段的親子溝通變得更加困難,所以父母需要格外注意自己的溝通形式,減少對孩子的猜測和「善意的關心」。
對於十幾歲的孩子,最重要的莫過於鼓勵了,真誠的鼓勵意味著父母和孩子完全站在同一邊,而且沒有過多的控制感。此時還想在控制他們已經不可能了,你越是控制他們,他們越是反抗,會越來越遠離你。
要想和十幾歲的孩子相處的愉快,最重要的是相互尊重、以平等的身份共同解決問題。父母們可以召開家庭會議,讓孩子們參與家庭生活的決策過程,比如讓雙方都抓狂的問題:幾點開始寫作業,寫到幾點睡覺,手機要不要用,要用多久,報哪些課外班等等。這些關乎孩子的重大決定絕對不能是父母一拍腦門就決定,變成父母的一廂情願,最終成為雙方起衝突的導火索。
同時,我們要充分利用此時孩子對同伴關係的在乎,通過父母創造條件,在先前培養幾個品行良好,積極向上的夥伴,他的「好哥們」和「小閨蜜」的積極表現會對他的行為帶來極大的影響,如果不和同伴的行為和愛好趨同,他將會慢慢被孤立出「圈子」,我們都知道,被自己小圈子孤立對於一個十幾歲的孩子來講意味著被世界拋棄,他們才不會呢!
當大人以和善、堅定。尊重相待,與孩子共同解決問題,孩子們會在17-20歲會重新接納父母的行為和習慣,所以,父母們對此莫要焦慮,叛逆期只是親子關係的一次「小別離」,「小歡喜」隨後將至。
歡迎大家關注正面教育讀書會,探索孩子的成長之道!
鼓勵和同伴支持比嚴厲更有效,叛逆期,我們不怕你
很多家長都和喬伊老師說,自從孩子上了初中,和他們的關係變得越來越遠,不再像過去一樣粘著父母,不再和父母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,更不像過去一樣對自己言聽計從了。曾經他們覺得父母就是自己的天和地一樣,只要是爸爸媽媽說的,他們的特別堅定的相信,可是自從孩子長到十一二歲,他們對父母的看法變得置若罔聞,充滿質疑。
因為從十一二歲開始,他們轉而試圖在同齡人那裡去尋找歸屬感和價值感,不再是父母了。對於父母而言,我們不免心酸,孩子們再也不是我們的「小尾巴」了,他們開始笨拙地掙脫我們的懷抱,充滿懷疑的看了我們一眼,然後轉身遠去。
爸媽們首先要一定要剋制住自己的掌控欲,學會理解孩子從現在起開始經歷一個重要的個性化過程,他們在探索,自己到底是誰,他們開始劃分與父母之間的「邊界」,然後質疑父母的觀念和做法,他們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從父母的影子里獨立出來。
更糟的是,在10歲-20歲之間,大腦的額葉前部皮層會迅速發育,這會使孩子們常常把周圍其他人正常語言和行為誤解為挑釁行為,這就使這個階段的親子溝通變得更加困難,所以父母需要格外注意自己的溝通形式,減少對孩子的猜測和「善意的關心」。
對於十幾歲的孩子,最重要的莫過於鼓勵了,真誠的鼓勵意味著父母和孩子完全站在同一邊,而且沒有過多的控制感。此時還想在控制他們已經不可能了,你越是控制他們,他們越是反抗,會越來越遠離你。
要想和十幾歲的孩子相處的愉快,最重要的是相互尊重、以平等的身份共同解決問題。父母們可以召開家庭會議,讓孩子們參與家庭生活的決策過程,比如讓雙方都抓狂的問題:幾點開始寫作業,寫到幾點睡覺,手機要不要用,要用多久,報哪些課外班等等。這些關乎孩子的重大決定絕對不能是父母一拍腦門就決定,變成父母的一廂情願,最終成為雙方起衝突的導火索。
同時,我們要充分利用此時孩子對同伴關係的在乎,通過父母創造條件,在先前培養幾個品行良好,積極向上的夥伴,他的「好哥們」和「小閨蜜」的積極表現會對他的行為帶來極大的影響,如果不和同伴的行為和愛好趨同,他將會慢慢被孤立出「圈子」,我們都知道,被自己小圈子孤立對於一個十幾歲的孩子來講意味著被世界拋棄,他們才不會呢!
當大人以和善、堅定。尊重相待,與孩子共同解決問題,孩子們會在17-20歲會重新接納父母的行為和習慣,所以,父母們對此莫要焦慮,叛逆期只是親子關係的一次「小別離」,「小歡喜」隨後將至。
歡迎大家關注正面教育讀書會,探索孩子的成長之道!